2019年11月7日至12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院本科学子参赛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的成功之路——协同创新+靶向服务的江阴经验”作品荣获一等奖。
学校带队老师与我院参赛学子合影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我院殷至舟、刘铭丞、蒋韬、王雨桐、田静、周铃铃以及金陵学院商学院陈越、张涵程8名本科生在洪银兴教授担任总顾问,郑江淮教授、胡丹丹副教授(金陵学院商学院)、于润教授和孙武军副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于2018年3月开始启动项目准备和调研工作,历时18个月,面向“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苏省江阴市制造业中小企业发放回收1343份企业创新有效问卷,走访调研江阴70余家企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座谈研讨等,整理了12.5万字的访谈记录,撰写了5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将视角聚焦到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的“痛点”,凝练应对“痛点”的“江阴经验”(协同创新+靶向服务),进一步创建“多方博弈模型”,将江阴制造业中小企业家智慧和江阴服务型政府的特点上升至协同创新范式的理论高度,并通过1343份问卷的实证检验;同时将“靶向治疗”的医学术语创造性的转化为政府职能与服务创新的理念—“靶向服务”,提出政府应针对企业创新的“痛点”,以“靶向服务”的六大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创新,通过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的活力和成功率,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作品认为,“江阴经验”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最成功的典型范例。
作品最先由团队在2018年“江苏中小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蒋伏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得到江苏省工信厅、江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建议被采纳并已有良好反馈。作品还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第十二届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现场分享奖、指导教师奖”、文科论文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应邀作为全国唯一的一篇文科论文在闭幕式上汇报交流。
团队参赛选手与学工办罗洁老师在展台的合影
我院高度重视参赛项目挖掘与孵化,加强学生与专家、比赛的对接,在赛前准备中邀请院内多位老师对项目进行全阶段指导。我院学子在此项比赛中荣获佳绩,离不开学院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一贯重视,离不开学院老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离不开优秀的团队成员在比赛中的辛勤付出。我院将进一步重视学生科研创新工作,加强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孵化项目、指导比赛,努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