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刚
联系电话:025-83621181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16号南京大学商学院安中楼 电子邮件 :jingang@nju.edu.cn 系所 :人口研究所 个人简介
金刚,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2019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原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发表于Energy Econom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China Economic Review、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研究方向
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教学方向教学奖励科研奖励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0)、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0)、第四届洪银兴经济学奖(2019)
科研项目
地方性环境治理政策的扩散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以“河长制”为例,国家自科青年基金,2020-2022
出版专著
沈坤荣、金刚等:《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22
出版教材
沈坤荣、耿强、李剑、金刚:《宏观经济学教程(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发表论文
英文发表Jin Gang, Yuting Sun. Too ho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efficiency.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2023.Sun Yuting, Hanhui Hu, Gang Jin. Pollution or innovation? How enterprises react to air pollution under perfect informa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Jin Gang, Binbin Yu, Kunrong Shen. Domestic trade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Energy Economics, 2021.Jin Gang , Kunrong Shen, Yue Jiang. 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ause more troubled Chinese overseas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21.Jin Gang , Kunrong Shen, Jian Li. Interjurisdiction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0.中文发表金刚、沈坤荣:《气候变化与线下服务业消费:以电影行业为例》,《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金刚、沈坤荣、李剑:《“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跨界污染后果》,《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3期金刚、沈坤荣、孙雨亭:《气候变化的经济后果真的“亲贫”吗》,《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9期方娴、金刚:《社会学习与消费升级——来自中国电影市场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期金刚、沈坤荣:《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投资效应:发展效应还是债务陷阱》,《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9期金刚、沈坤荣:《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伴?——环境规制执行互动与城市生产率增长》,《管理世界》,2018年第12期沈坤荣、金刚:《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沈坤荣、金刚、方娴:《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于斌斌、金刚:《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2期
会议与工作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