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坤荣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025-83592077 通讯地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 邮编:210093 电子邮件 :shenkr@nju.edu.cn 系所 :经济学系 个人简介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宏观经济首席专家。曾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11-2014年)、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2014-2020年)。首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是国家领军人才计划教学名师(2018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2016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07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获得者;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委员;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特邀理事;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1.国民经济2.宏观经济3.经济增长4.资本市场5.企业战略
教学方向
1. 高级宏观经济学2. 政治经济学3. 宏观经济学4. 宏观经济与企业决策(MBA&EMBA)5. 经济增长专题
教学奖励
1. 沈坤荣,2021,南京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 沈坤荣,2018,第三批国家领军人才计划教学名师,组织部3. 沈坤荣,2014,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教育部4. 沈坤荣,2009,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5. 沈坤荣,2008,“08MBA杰出教授奖”6. 沈坤荣,2007,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教育部7. 沈坤荣,2006,第二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江苏省教育厅8. 沈坤荣安同良 范从来 刘志彪 洪银兴,2005,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9. 沈坤荣安同良 范从来 刘志彪 洪银兴,2004,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育厅10. 洪银兴葛扬 安同良 沈坤荣 范从来,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11. 洪银兴葛扬 安同良 沈坤荣 范从来,2017,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育厅
科研奖励
1. 沈坤荣,2024,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 沈坤荣,2023,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3. 沈坤荣,2020,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4. 沈坤荣,2020,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5. 沈坤荣,2018,第七届人口科学(论文类)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人口学会6. 沈坤荣,2018,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7. 沈坤荣,2016,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8. 沈坤荣,2016,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一层次,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9. 沈坤荣,2015,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10. 沈坤荣,2015,陕西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11. 沈坤荣,2014,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12. 沈坤荣,2013,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13. 沈坤荣,2012,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14. 沈坤荣,2012,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15. 沈坤荣,2012,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 沈坤荣,2012,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17. 沈坤荣,2011,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18. 沈坤荣,2010,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19. 沈坤荣,2009,第十三届(200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 沈坤荣,200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1. 沈坤荣,2007,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奖)22. 沈坤荣,2007,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3. 沈坤荣,200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24. 沈坤荣,2006,第四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5. 沈坤荣,2005,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6. 沈坤荣,2004,“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27. 沈坤荣,2004,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8. 沈坤荣,200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二期计划培养人选,江苏省教育厅29. 沈坤荣,2002,第四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30. 沈坤荣,2001,江苏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31. 沈坤荣,2001,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32. 沈坤荣,2000,第三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33. 沈坤荣,2000,第二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4. 沈坤荣,2000,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文科两位,经济管理类唯一)35. 沈坤荣,1998,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36. 沈坤荣,1997,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37. 沈坤荣,1997,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8. 沈坤荣,1997,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希望之星奖39. 沈坤荣,1996,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40. 沈坤荣,1995,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41. 沈坤荣,1995,第一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
科研项目
1. 沈坤荣(主持与首席专家),2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24&ZD044),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研究2. 沈坤荣(主持与首席专家),2024,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24ZXWD001),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 沈坤荣(主持与首席专家),2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9ZDA049),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力结构与推进机制研究4. 沈坤荣(主持),2017,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研究5. 10.沈坤荣(主持),2015,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00万元6. 沈坤荣(主持与首席专家),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4ZDA023),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研究7. 沈坤荣(主持),2013,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8. 沈坤荣(主持),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07307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9. 沈坤荣(主持与首席专家),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07&ZD00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 沈坤荣(主持),200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B类资助项目(批准号:NO200601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11. 沈坤荣(子课题负责人),2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06&ZD027),经济转轨中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2. 沈坤荣(子课题负责人),2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06&ZD026),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若干问题研究13. 沈坤荣(主持),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0473036),推进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研究14. 沈坤荣(子课题负责人),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05&ZD033),经济转轨中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问题研究15. 沈坤荣(主持),2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3BJL0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16. 沈坤荣(主持),2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17. 沈坤荣(主持),2001,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2001DG000037),“十五”期间跨国购并与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协调研究18. 沈坤荣(主持),20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重点课题(批准号:E2-011),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开放及其风险监管研究19. 沈坤荣(子课题负责人),2001,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2001ZDXM79002),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 沈坤荣(主持),20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0CJL010),知识经济与新增长理论研究21. 沈坤荣(主持),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课题,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22. 沈坤荣(子课题负责人),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经济转型和发展创新基地
出版专著
1. 沈坤荣等著,《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122. 沈坤荣等著,《中国的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沈坤荣自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83. 沈坤荣金刚等 著,《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22.84. 沈坤荣等著,《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5,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 沈坤荣参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诠释新发展理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16. 沈坤荣参著,《创新型省份建设与江苏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 沈坤荣等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荣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 沈坤荣等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人民出版社,2011.8,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 沈坤荣等著,《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10. 沈坤荣参著,《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811. 沈坤荣等著,《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1978~2008年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2. 沈坤荣等著,《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10,荣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3. 沈坤荣等著,《转型中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14. 沈坤荣等著,《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荣获教育部第四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5. 沈坤荣参著,《转轨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16. 沈坤荣著,《中国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2001.4,荣获第四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7. 洪银兴沈坤荣 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18. 沈坤荣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荣获江苏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出版教材
1. 沈坤荣耿强 李剑 金刚 主编,《宏观经济学教程(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5 2. 沈坤荣耿强 韩剑 主编,《宏观经济学教程(第三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63. 沈坤荣耿强 付文林 主编,《宏观经济学教程(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4. 沈坤荣耿强 付文林 主编,《宏观经济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85. 沈坤荣参著,《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沈坤荣参著,《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一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5
发表论文
(一)学术论文1. 沈坤荣、乔刚、谭睿鹏,2024:《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与就业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2. 沈坤荣、金童谣,2024:《以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3. 沈坤荣、尚清艺、赵倩,2024:《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4. 沈坤荣、张锐敏,2024:《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1期5. 沈坤荣、程果,2024:《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经济学家》第10期6. 沈坤荣、孙占,202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学评论》第5期7. 徐礼伯、沈坤荣,2024:《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与价值》,《贵州社会科学》第9期8. 沈坤荣、金童谣:《以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河北学刊》第6期9. 沈坤荣、乔刚:《供应链创新、不确定性与企业资源配置——基于存货调整视角》,《经济管理》第9期10. 张锐敏、沈坤荣,2024:《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华东经济管理》第9期11. 沈坤荣、金童谣、樊士德,2024:《以数字技术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12. 沈坤荣,2024:《劳动力流动视角下中国扶贫政策的反思与校正——评<减贫: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多重效应>》,《唯实》第7期13. 张海峰、沈坤荣、梁若冰、杨继军,2024:《生态补偿奖惩机制改革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优势效应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14. 沈坤荣、闫佳敏,2024:《数字技术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财经论丛》第12期15. 沈坤荣、赵倩,2024:《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16. 徐礼伯、沈坤荣,2024:《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中州学刊》第5期17. 周力、邹璠、沈坤荣,2024:《精准帮扶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助推效应及其收敛性实证研究》,《经济地理》第4期18. 沈坤荣、程果、赵倩,2024:《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学术研究》第4期19. 沈坤荣、林剑威,2024:《数据垄断问题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第3期20. 沈坤荣,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学习月刊》第3期21. 沈坤荣,2024:《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中国经济问题》第2期22. 沈坤荣,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人民日报》2月22日23. 沈坤荣、丁露,2024:《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4. 沈坤荣、周铃铃,2024:《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学术月刊》第1期25. 沈坤荣、金童谣、赵倩,2024:《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26. 张海峰、沈坤荣、梁若冰,2024:《资金转移配置、央地目标偏离与政策治理的靶向性:以环境治理为例》,《财贸经济》1月9日网络发表 27. 沈坤荣、乔刚、林剑威,2024:《智能制造政策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28. 沈坤荣、施宇,202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动态演进、治理难点与治理路径》,《经济学家》第12期,被《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转载29. 沈坤荣、张锐敏,2023:《平台经济对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现代经济探讨》第12期30. 沈坤荣、史梦昱,2023:《以交通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政治经济学评论》第6期31. 马骏、沈坤荣、罗洁,2023:《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32. 沈坤荣,2023:《深化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华日报》12月5日33. 金刚、尹衍斐、沈坤荣,2023:《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的协同:来自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证据》,《世界经济》第11期34. 沈坤荣、李敏,2023:《国际经贸规则重塑背景下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6期35. 沈坤荣、林剑威、赵倩,2023:《以改革开放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河北学刊》第6期36. 沈坤荣、乔刚、王冠宇,2023:《机器人的贸易增长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国际贸易问题》第10期37. 沈坤荣、周铃铃,2023:《以量质协调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经济纵横》第10期38. 马骏、沈坤荣,202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目标、挑战与路径》,《宏观质量研究》第5期39. 党海卿、沈坤荣、师博,2023:《创新驱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空气质量提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7期40. 余红艳、沈坤荣、孙丽,2023:《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财贸研究》第6期41. 沈坤荣,2023:《彰显区域特色,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新华日报》6月13日42. 施宇、沈坤荣,2023:《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与银行风险——基于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视角》,《经济评论》第3期43. 史梦昱、沈坤荣,202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资源配置——基于城市道路指数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第4期44. 沈坤荣,2023:《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新华日报》3月28日45. 马骏、沈坤荣、王泽天,2023:《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服务业效率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46. 史梦昱、沈坤荣、闫佳敏,2023:《交通可达性改善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47. 徐礼伯、沈坤荣,2023:《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内在逻辑与关键路径》,《中州学刊》第2期48. 沈坤荣、李子联,2023:《中国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内涵、层次与特色》,《经济学动态》第1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23年第8期转载49. 沈坤荣、徐礼伯,202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有为政府及其与市场关系优化》,《经济问题》第1期,被《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转载50. 沈坤荣、林剑威、傅元海,202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得性与企业创新边界》,《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51. 沈坤荣,2022:《构建江苏经济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新华日报》12月30日52. 沈坤荣、李静,2022:《以高质量发展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群众》第24期53. 史梦昱、沈坤荣、闫佳敏,202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基于县级道路指数的研究》,《产业经济研究》第6期54. 彭冲、沈坤荣、赵玉奇,2022:《简政放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与机制检验》,《中国经济问题》第6期55. 沈坤荣、乔刚,2022:《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华东经济管理》第10期56. YuJixiang, Kunrong Shen, 2022, Incentive Effects of Tournament Size Optimizationon Local Official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8357. 金刚、沈坤荣,2022:《气候变化与线下服务业消费:以电影行业为例》,《世界经济》第9期58. 徐礼伯、沈坤荣,2022:《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经济问题》第8期59. 沈坤荣、施宇,202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表现形式、规模测度及风险评估》,《经济学动态》第7期60. 沈坤荣、张海峰,2022:《以“三维要素互动”构建统一大市场》,《学术交流》第7期61. 周力、沈坤荣,202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农户增收效应——来自“三权分置”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第5期62. 刘宇、沈坤荣、刘铭丞,202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攀升》,《经济与管理研究》第5期63. 沈坤荣,2022:《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第9期64. 马骏、沈坤荣,202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当代经济研究》第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2年第11期转载65. 李蕊、沈坤荣,2022:《特惠需求与普惠视野下的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科技管理研究》第4期66. 刘宇、沈坤荣,2022:《以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求是学刊》第2期67. 闫佳敏、沈坤荣,2022:《中国南北经济差距的测度及原因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2期68. 金刚、沈坤荣、李剑,2022:《“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跨界污染后果》,《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69. 沈坤荣,2022:《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助力产业“智改数转”》,《新华日报》3月1日70. 史梦昱、沈坤荣,2022:《人才引进政策的经济增长及空间外溢效应——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1期71. 余红艳、沈坤荣,2021:《财政制度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全景视野的绩效评估》,《财政研究》第12期72. 周力、沈坤荣,2021:《相对贫困与主观幸福感》,《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73. 王佳佳、沈坤荣,2021:《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经济纵横》第11期74. 孙成浩、沈坤荣,2021:《是“自强不息”还是“仰人鼻息”?——基于供给侧视角的产能利用率与企业出口决策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75. 李震、沈坤荣,2021:《19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波动原因与对策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第10期76. 赵亮、沈坤荣,2021:《信贷配给、直达式货币政策调控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国际金融研究》第9期77. 沈坤荣、施宇,2021:《中国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经济增长质量》,《宏观质量研究》第9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2期转载78. 沈坤荣、刘东皇,2021:《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消费成长》,《经济研究参考》第7期79. 马骏、沈坤荣,2021:《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6期转载80. 马骏、沈坤荣,2021:《“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更新研究——基于产业升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学习与探索》第7期81. 史梦昱、沈坤荣,2021:《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非线性、共轭驱动和空间外溢效应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第7期82. 赵亮、沈坤荣、周菲,2021:《信贷配给、影子银行监管与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金融评论》第4期83. 沈坤荣,2021:《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江苏贡献”》,《新华日报》6月30日84. Jin Gang, BinbinYu, Kunrong Shen, 2021, Domestic Trade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Energy Economics, Vol.9785. 沈坤荣、史梦昱,2021:《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86. 沈坤荣、孙占,202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2期87. Jin Gang, KunrongShen, Yue Jiang, 2021, 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ause More TroubledChinese Overseas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Vol.2188. 沈坤荣、赵倩,2020:《“十四五”时期完善建设用地市场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学家》第11期89. 沈坤荣、赵倩,2020:《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纵横》第10期90. 金刚、沈坤荣、孙雨亭,2020:《气候变化的经济后果真的“亲贫”吗》,《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91. Jin Gang, KunrongShen, 2020, China's BRI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s: Development Bonanza or DebtTrap?, China Economist, No.992. 沈坤荣,2020:《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学解释——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国实践》,《新华日报》8月31日93. 沈坤荣,2020:《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民日报》8月26日94. 周力、沈坤荣,2020:《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8期95. 吴尧、沈坤荣,2020:《银行竞争的创新效应——来自上市企业专利数据的经验证据》,《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96. 沈坤荣,2020:《增加产业发展协同性》,《新华日报》6月5日97. 吴尧、沈坤荣,2020:《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第5期98. 莫媛、沈坤荣,2020:《县域银行网点布局与农村信贷资金流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99. 甄德云、沈坤荣,2020:《税收优惠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互联网创业企业的证据》,《税务研究》第5期100. 沈坤荣、赵倩,2020:《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力结构及其推进机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16期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101. 沈坤荣、周力,2020:《地方政府竞争、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回流效应》,《经济研究》第3期102. 吴尧、沈坤荣,2020:《最优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103. 沈坤荣,2020:《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新华日报》3月3日104. 吴尧、沈坤荣,2020:《信贷期限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期105. Jin Gang,Kunrong Shen, Jian Li, 2020, Interjurisdiction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Gree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China EconomicReview, Vol.61106. 金刚、沈坤荣,2019:《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政府行为演变与增长动力转换》,《宏观质量研究》第9期107. 金刚、沈坤荣,2019:《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投资效应:发展效应还是债务陷阱》,《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108. 熊虎、沈坤荣,2019:《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的挤出效应研究》,《经济科学》第8期109. 沈坤荣,2019:《打造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新华日报》8月13日110. 沈坤荣,2019:《系统思考、科学诠释与有效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书评》,《经济问题》第8期111. 沈坤荣,2019:《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南京城市能级与竞争力》,《南京日报》7月24日112. 沈坤荣,2019:《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江苏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群众》第7期113. 沈坤荣、欧阳峣,2019:《基于大国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经济学动态》第6期114. 沈坤荣,2019:《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15. 沈坤荣、赵倩,2019:《土地功能异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学家》第5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19年第8期转载116. 沈坤荣,2019:《以城市群经济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日报》4月23日117. 余吉祥、沈坤荣,2019:《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逻辑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经济研究》第4期118. 金刚、沈坤荣,2019:《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河长制演进:基于官员年龄的视角》,《财贸经济》第4期119. 沈坤荣、金刚,2019:《加快推动河湖长制全面见效》,《政策》第4期120. 沈坤荣,2019:《以区域一体化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金融经济》第4期121. 沈坤荣,2019:《完善资本市场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新华日报》2月26日122. 熊虎、沈坤荣,2019:《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当代财经》第2期123. 熊虎、沈坤荣,2019:《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第2期124. 沈坤荣、金刚,2019:《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的动力: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研究参考》第2期125. 沈坤荣,2019:《如何变压力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新华日报》1月15日126. 孙成浩、沈坤荣,2019:《企业融资规模、银行所有制歧视与产能利用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127. 沈坤荣、赵亮,2019:《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江海学刊》第1期128. 沈坤荣、赵倩,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制度创新与阶段性发展》,《学习与探索》第1期,被《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2期转载129. ShenKunrong, Gang Jin, 2018,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Large-scale OutboundInvestment,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Vol.1130. 金刚、沈坤荣,2018:《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伴?——环境规制执行互动与城市生产率增长》,《管理世界》第12期,荣获第四届洪银兴经济学奖131. 沈坤荣、赵亮,2018:《重构高效率金融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12期132. 沈坤荣、金刚,2018:《中国经济增长40年的动力——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2期133. 沈坤荣,2018:《依托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求是》第12期134. 沈坤荣,2018:《每个三分之一,都是百分百的热爱》,《新华日报》11月20日135. 沈坤荣、金刚,2018:《加快推动河长制全面见效》,《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2日136. 赵倩、沈坤荣,2018:《土地财政背景下的行政干预及其经济波动效应》,《经济与管理研究》第9期137. 赵倩、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经济纵横》第9期138. 沈坤荣,2018:《复杂环境下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苏州日报》9月4日139. 沈坤荣、金刚,2018:《制度差异、“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大型对外投资——基于投资边际、模式与成败的三重视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8期140. 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8月6日141. 沈坤荣,2018:《如何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解放日报》7月3日142. 贺晓宇、沈坤荣,2018:《跨国并购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吗?——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143. 沈坤荣、赵倩,2018:《居民的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及其提升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7期144. 沈坤荣、赵亮,2018:《多策破解“脱实向虚”和“资金空转”》,《新华日报》7月3日145. 沈坤荣,2018:《构建高效率金融市场》,《南京日报》6月28日146. 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建设提升长三角区域竞争力》,《新华日报》6月19日147. 郑安、沈坤荣,2018:《自主创新、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财经科学》第6期148. 沈坤荣、金刚,2018:《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9. 孙成浩、沈坤荣,2018:《降低银行贷款规模有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第5期150. 金刚、沈坤荣,2018:《服务业技术效率再评价与解构:管理无效还是环境无效——以我国电信服务业为例》,《产业经济研究》第3期151. 沈坤荣、赵倩,2018:《世界级城市群国际比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以江苏为例》,《江海学刊》第3期152. 沈坤荣,2018:《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政治经济学评论》第1期153. 沈坤荣,2017:《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江苏功能区战略》,《新华日报》12月27日154. 郑安、沈坤荣,2017:《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2期155. 沈坤荣,2017:《把海洋经济打造成新的增长极》,《群众》第22期156. 胡小文、沈坤荣,2017:《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国际经贸探索》第9期157. 曹扬、沈坤荣,2017:《心理健康与股票投资——基于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9期158. 沈坤荣、赵倩,2017:《江苏的收入分配格局与富民政策取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9期159. 李震、沈坤荣,2017:《降低我国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的政策取向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现代管理科学》第8期160. 沈坤荣,2017:《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长期增长活力》,《经济纵横》第7期161. 沈坤荣,2017:《提升居民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新华日报》6月28日162. 沈坤荣,2017:《激发经济长期增长活力》,《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8日163. 沈坤荣、金刚、方娴,2017:《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经济研究》第5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7年第10期转载,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64. 沈坤荣,2017:《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中国经济增长基础》,《求是》第10期165. 沈坤荣、赵倩,2017:《创新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重构》,《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166. 沈坤荣、曹扬,2017:《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167. 徐爱燕、沈坤荣,2017:《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分析》,《财经科学》第1期168. 沈坤荣、张兴龙,2017:《金融摩擦影响创业的机理与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1期169. 沈坤荣、李震,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第1期170. 刘东皇、沈坤荣,2017:《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171. 沈坤荣、金刚,2016:《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172. 沈坤荣、赵倩,2016:《国际竞争新格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173. 沈坤荣、刘东皇,2016:《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新常态下消费成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1期174. 沈坤荣、赵倩,2016:《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创新发展》,《经济纵横》第9期175. 沈坤荣,2016:《供给侧改革重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27日176. 张兴龙、沈坤荣,2016:《中国资本扭曲的产出损失及分解研究》,《经济科学》第4期177. 吕大国、沈坤荣、简泽,2016:《“出口学习效应”的再检验:基于贸易类型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第3期178. 吕大国、沈坤荣,2016:《研发选择、市场拓展与生产率提升——出口企业的转型策略选择与绩效研究》,《国际经贸探索》第4期179. 沈坤荣,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求是》第7期180. 余红艳、沈坤荣,2016:《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学家》第3期181. 沈坤荣,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182. 沈坤荣,2016:《TPP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经济纵横》第2期183. 金刚、于斌斌、沈坤荣,2016:《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科研管理》第1期184. Yu Jixiang,Kunrong Shen, Deshuo Liu, 2015, Rural-Urban Migration, Substitutability ofHuman Capital and City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Economics, Vol.19, No.4185. 金刚、沈坤荣、胡汉辉,2015:《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186. 余吉祥、沈坤荣,2015:《“地改市”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吗?》,《经济科学》第12期 187. 王万珺、沈坤荣、周绍东、秦永,2015:《在职培训、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2期188. 樊士德、沈坤荣、朱克朋,2015:《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荣获第七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 189. 李怀建、沈坤荣,2015:《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产业经济研究》第11期190. 沈坤荣、赵倩,2015:《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学习与探索》第11期191. 沈坤荣、李震,2015:《“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经济纵横》第10期192. 顾元媛、沈坤荣,2015:《简单堆积还是创新园地?——考察高新区的创新绩效》,《科研管理》第9期 193. 沈坤荣,2015:《改革需要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人民日报》9月14日 194. 沈坤荣,2015:《经济“新常态”下怎样“提质增效”》,《新华日报》8月7日195. 王万珺、沈坤荣、叶林祥,2015:《工资、生产效率和企业出口——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分析》,《财经研究》第7期 196. 刘东皇、沈坤荣,2015:《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特征及优化——基于DEA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7期 197. 沈坤荣,2015:《构筑新常态背景下增长动力的新机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98. 沈坤荣,2015:《加快落实改革举措 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光明日报》7月15日 199. 卢二坡、沈坤荣,2015:《我国货币增长能够预测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吗》,《统计研究》第4期 200. 沈坤荣,2015:《在适应新常态中培育增长新动力》,《求是》第5期 201. 沈坤荣、滕永乐,2015:《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增长效率提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02. 沈坤荣,2015:《把握经济新常态 适应经济新常态》,《光明日报》1月29日203. 徐礼伯、沈坤荣,2015:《双重战略导向、创新模式组合与企业战略转型》,《江海学刊》第1期204. 徐礼伯、沈坤荣,2014:《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决定:内外社会资本匹配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205. 沈坤荣、余红艳,2014:《税制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动力重构》,《经济学家》第10期 206. 樊士德、沈坤荣,2014:《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07. 沈坤荣、徐礼伯,2014:《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阻力与对策》,《学海》第4期 208. 钞小静、沈坤荣,2014:《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6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4年第9期转载,荣获陕西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洪银兴经济学奖209. 孙文杰、沈坤荣,201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业间工资增长差异的演变及其原因》,《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210. 李蕊、沈坤荣,201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变动机制研究》,《经济管理》第4期 211. 沈坤荣,2014:《社会企业研究的新视野新拓展——<中国社会企业研究>述评》,《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12. 沈坤荣、余红艳,2014:《税制安排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经济纵横》第2期 213. 沈坤荣、吕大国,2014:《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与对策》,《学习与探索》第2期 214. 滕永乐、沈坤荣,201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江苏经济的影响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215. DaiDarong, Kunrong Shen, 2014, Stochastic Evolutionary Cartel Formation, Theoreticaland Applied Economics, Vol.21, No.1 216. 师博、沈坤荣,2013:《政府干预、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管理世界》第10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转载,荣获陕西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17. 沈坤荣,2013:《长短结合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求是》第19期 218. 沈坤荣、滕永乐,2013:《“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第8期 219. 李怀建、沈坤荣,2013:《外资驱动下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财经科学》第8期 220. 徐礼伯、沈坤荣,2013:《“再工业化”国内研究述评》,《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221. 沈坤荣,2013:《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新华日报》7月9日222. 沈坤荣,2013:《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成因与对策》,《学术月刊》第6期223. Li Meng,Kunrong Shen, 2013, Population Aging and Housing Consumption: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n China, China& World Economy, Vol.21, No.5 224. 沈坤荣,2013:《如何应对国际格局新变化》,《求是》第8期 225. 李光泗、沈坤荣,2013:《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科研管理》第3期 226. 余吉祥、沈坤荣,2013:《跨省迁移、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科学》第2期 227. 樊士德、沈坤荣,2013:《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228. 沈坤荣、黄榕,2013:《江苏由率先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现代化推进的障碍及对策思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229. 李怀建、沈坤荣,2013:《FDI、内生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OECD国家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2期 230. 沈坤荣、徐礼伯,2013:《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海学刊》第1期 231. Dai Darong,Kunrong Shen, Ruihua Ma, 2013, A Case Against Zero Capital-Income Taxation, Frontiers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8, No.1 232. 师博、沈坤荣,2012:《城市化、产业集聚与EBM能源效率》,《产业经济研究》第6期 233. 顾元媛、沈坤荣,2012:《地方官员创新精神与地区创新——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地级市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第11期 234. 顾元媛、沈坤荣,2012:《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235. 黄榕、沈坤荣,2012:《债权债务关系锁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地方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第9期 236. 沈坤荣、田伟、李子联,2012:《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审计与经济研究》第5期 237. 谢勇、沈坤荣,2012:《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世界经济文汇》第5期238. 沈坤荣、黄榕,2012:《现代化:从远景目标到发展之路》,《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239. 付文林、沈坤荣,2012:《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经济研究》第5期 240. 沈坤荣、周卫民,2012:《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管理要素: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科研管理》第5期 241. 沈坤荣、谢勇,2012:《不确定性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3期 242. 沈坤荣、刘东皇,2012:《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经济学家》第1期 243. 葛扬、沈坤荣,201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探讨——全国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经济研究》第1期 244. ShenKunrong, Jian Li, 2012,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ntiers ofEconomics in China, Vol.7, No.1245. Li Jian, KunrongShen, Ru Zhang, 2011, Measuring Knowledge Spillovers: A Non-appropriableReturns Perspective,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12, No.2246. ShenKunrong, Jixiang Yu, Jian Li, 2011, Labor Mobility, Marketization and UrbanIncome Change: Potential Rural-Urban Harmonization or Not, Frontiers ofEconomics in China, Vol.6, No.3247. 谢勇、沈坤荣,2011:《非农就业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第4期248. 沈坤荣、余吉祥,201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分工视角的研究》,《管理世界》第3期249. 沈坤荣、刘东皇,2011:《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经济学家》第2期250. 沈坤荣、李子联,2011:《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约束》,《经济学动态》第1期251. ShenKunrong, Yuanhai Fu, 2011, Does Foreign Capital Contribute to Higher Quality ofChina’s Indigenous Growth?, China Economist, No.1252. 李猛、沈坤荣,2010:《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253. 沈坤荣、傅元海,2010:《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254. 沈坤荣,2010:《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人民日报》9月6日255. 沈坤荣、魏锋,2010:《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研究》,《金融研究》第7期256. 刘东皇、沈坤荣,2010:《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经济科学》第4期257. 余吉祥、沈坤荣,2010:《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路径》,《世界经济》第1期258. 沈坤荣、李剑,2009:《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经济研究》第4期,荣获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59. 孙文杰、沈坤荣,2009:《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260. Shen Kunrong,Jian Li, 2009,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Paper for CES 2009Conference, Macao, March261. 沈坤荣、孙文杰,2009:《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管理世界》第1期262. Shen Kunrong,Ru Zhang, 2008, Dynamic Evolution of Regional Growth Disparity in China:Provincial Empirics from 1978 to 2005, Paper for Fourth Annual APEA (Asia-PacificEconomic Association) 2008 Conference, November263. 师博、沈坤荣,2008:《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世界经济》第9期264. 李永友、沈坤荣,2008:《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管理世界》第7期265. 张璟、沈坤荣,2008:《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266. 李永友、沈坤荣,2008:《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经济研究》第5期267. 李永友、沈坤荣,2007:《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11期268. 孙文杰、沈坤荣,2007:《技术引进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11期269. ShenKunrong, Jing Zhang, 2007, The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GrowthPerformance in Cas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aper for CES 2007 Conference, Changsha, July27-30270. 沈坤荣、蒋锐,2007:《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第6期271. 沈坤荣、张璟,2007:《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管理世界》第1期272. Shen Kunrong,Jian Li, 2006, Channels between Trade and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2006 FarEaster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July273. ShenKunrong, Wenlin Fu, 2006, Public Expenditure,Constitutes and the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Paper for CES2006 Conference, Shanghai, July 2-4274. 沈坤荣、付文林,2006:《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经济研究》第6期,荣获第十三届(200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75. 沈坤荣、唐文健,2006:《存在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276. 沈坤荣,2006:《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经济学动态》第5期277. 付文林、沈坤荣,2006:《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增长效应》,《经济科学》第1期278. 沈坤荣、李莉,2005:《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管理世界》第11期279. ShenKunrong, Li Li, 2005, Can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Promote a StableDevelopment of Banking Sectors? 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Analysis, Paper for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CICF), Kunming, July 5-7280. PhillipsKerk L., Kunrong Shen, 2005, What Effect does the Size of the State-OwnedSector Have on Regional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15,No.6 281. 沈坤荣、付文林,2005:《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1期282. 沈坤荣、张成,2004:《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7期283. 沈坤荣、孙文杰,2004:《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荣获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84. ShenKunrong, Jun Ma, 2003, Convergenc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Growth Disparity ofChina: An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 for CES 2003 Conference, Held at 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 August 2-3285. 沈坤荣、张成,2003:《中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与企业成长》,《管理世界》第7期286. 沈坤荣、李剑,2003:《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第5期287. 沈坤荣、田源,2002:《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管理世界》第11期288. ShenKunrong, Qiang Geng, 2002,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 inChina,APEC金融与发展项目2002年度论坛论文,2002年5月25—26日,中国 北京289. 沈坤荣、马俊,2002:《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290. 沈坤荣、耿强,2001:《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291. 沈坤荣、汪建,2001:《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理论依据与预期效应研究》,《管理世界》第5期292. 沈坤荣、相文燕,2001:《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293. 沈坤荣、汪建,2001:《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银行业开放研究》,《财贸经济》第1期294. 沈坤荣、汪建,2000:《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研究》第8期295. 沈坤荣、相文燕,2000:《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经济科学》第3期296. 沈坤荣、耿强,2000:《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金融研究》第3期297. ShenKunrong, 2000, Capital Inflow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Economy &China, No.1-2298. 沈坤荣,1999:《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299. 沈坤荣、相文燕,1999:《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稳定作用的评析》,《世界经济》第9期300. 沈坤荣,1999:《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第4期301. 沈坤荣,1999:《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5期302. 沈坤荣,1999:《中国经济增长的供需格局转变及其对策》,《金融研究》第4期303. 沈坤荣,1999:《改革二十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304. 沈坤荣,1998:《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305. 沈坤荣,1998:《中国外资引进与出口贸易的政策效应》,《统计研究》第5期306. 沈坤荣,1998:《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2期307. 沈坤荣,1998:《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308. 沈坤荣,1997:《中国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分析与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309. Cao Yong,Kunrong Shen,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and ItsImpact on Jiangsu’s Economy, China Business Review, No.10310. ShenKunrong, 1997,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Economy & China, No.6 311. HongYinxing, Kunrong Shen, 1996, Sev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ocialSciences in China, No.4312. 沈坤荣,1996:《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财经研究》第3期313. 沈坤荣,1996:《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314. 洪银兴、沈坤荣,1995:《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315. 沈坤荣,1995:《居民储蓄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投资经济》第3期316. 沈坤荣,1993:《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第5期
会议与工作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