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明:深刻认识任人唯贤的价值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1

       注重任人唯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人才资源是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做好新时代人才管理,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是构筑强国之基的必要条件。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面向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深刻领会人才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方略,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上做文章,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强调“任人唯贤”的识才之本。“任人唯贤”出自《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选人”是组织人才管理的前提与基础。“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组织不仅要器德重才,更要以德为先,注重对人才德行与才能的全面考察,这是我们选拔人才的基本遵循,也是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明确要求。在人才的选拔工作中,组织首先要拓宽人才选拔的视野和渠道。作为管理者,自身也要修其心且治其身,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高明的选人用人能力,建立并有效执行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将“任人唯贤”的原则贯穿于选人用人的各方面、全过程,为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吸纳优秀人才资源树立正确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突出“求贤若渴”的爱才之盼。“求贤若渴”出自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只有广开进贤之路,才能广纳天下英才。当前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知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渴求人才、需要人才。为此,组织必须要建立高效有序、创新驱动的人才引育模式,重视人才的品德与才干,依据组织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多方发现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人才的数字化思维、知识与能力,对外适应竞争环境,对内激发人才动力,建立引领组织发展的人才队伍与中坚力量。通过各类人才的有效集聚,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生动局面,是组织应对时代新挑战、引领科技与产业新发展、打造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保证。

       筑牢“敬贤礼士”的敬才之基。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充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厚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此,组织需要将人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信任人才、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优搭建平台,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促进人才资源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真正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

       夯实“知人善任”的用才之要。“知人善任”出自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五曰知人善任使。”“用人”是组织人才管理的根本与关键,“使能则百事理”。“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意思是善于相马的人和千里马,只有互相依靠才能各有所成。同样,组织与人才亦相互依存,互为支持。首先,组织要具备用人之慧、知人之明。管理者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知才识才之能,善于发现人才的优势与价值;另一方面要健全人才考察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深入了解人才,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其次,“生才贵适用”,管理者应依据人才的德行和才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匹配的岗位上,使得人适其事、事得其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此外,组织还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机制壁垒与思想限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上能者、奖优者、下庸者、汰劣者,正确引导人才的主动性意识,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活力,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恢弘之势。

       人才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决定因素。中国传统人才思想在新时代也有着许多共鸣之处,直至今天仍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价值,深刻影响了当前的人才资源管理。在新的奋斗之路、发展之路上,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观的精神内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共同上下求索,应对新时代的浪潮!


来源:新华日报